返回首页

马六甲海峡游轮(马六甲海峡旅游)

来源:www.eyoulun.com   时间:2022-11-04 06:50   点击:72  编辑:花豪   手机版

1. 马六甲海峡旅游

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要道,亚洲、非洲和欧洲海上航运要冲,世界最重要的洲际海峡。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及香料之路都经这一水道。海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同苏门答腊岛之间,东连新加坡海峡通太平洋南海,西通印度洋安达旻海。

2. 马六甲海峡旅游新闻

是因为马六甲海峡属于是国际航道,往南是印度尼西亚的领土,过往的商船不能够从印度尼西亚的林海穿过,只能走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个国家,中间的一条狭长的水道, 全场有1000多公里,如果绕到马六甲海峡,则需要多走几千公里的航线

3. 马六甲海峡旅游景点图

  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城原是个小渔村,位于马来半岛南岸,从15世纪中期起,开始兴旺起来,建立了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到16世纪初,马六甲城已十分繁华,不亚于当时的威尼斯、亚历山大和热那亚等地中海名城。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有利于航行。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容易发生淤积。水下有浅滩与沙洲,巨轮搁浅事故时有发生。有人预计,由于两岸泥沙迅速淤填,在1000年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可能相接,马六甲海峡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开辟了大西洋至印度洋航线。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近年来,过注海峡的船只每年达8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沿岸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大港,吞吐量为世界第四。港内码头岸线长达三四千米,可同时容纳30余艘巨轮停泊。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船坞,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马六甲海峡,沿岸美丽富饶。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左右。热带丛林遍布两岸,高达60米的常绿树随处可见。各种藤萝攀缘植物,像天罗地网缠绕在巨树之间。两岸又是热带橡胶、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地。西北端的槟榔屿,风光秀丽,被誉为“东方明珠”。

  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岛形如坐狮,人们称它为“狮城”。新加坡南面濒临海峡,是南海、爪哇海与马六甲海峡间的咽喉。新加坡共和国由54个岛和9个礁滩组成。这里被海洋环抱,气温高而不炎热,茂密的树林,绿色的草地,精心、美化的环境,有条不紊地管理。可以说,找不到裸露的地面,看不见飞扬的尘土,令人信服地认为;这里是美丽的花园城市。所以,在这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来旅游的人达一二百万,一流的卫生,一流的服务,赢得世界的赞誉。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面积65000平方公里。海峡长800公里,其南口宽65公里,向北渐宽,到北口达249公里。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马六甲海峡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米,一般约27米,向西北逐渐变深达200米。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海流终年向西北流。由于几条大河的注入,马六甲海峡水含盐度低。马六甲海峡是中国和印度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 ,也是世界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4. 关于马六甲海峡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两个海洋的狭窄的水道。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有一狭长水道。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马六甲海峡。海峡西起韦岛,东到皮艾角,东西长约1080公里。如果把东头的出口处新加坡海峡连同在内,长度达1188公里。该海峡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展开的喇叭形,最窄处仅37公里。水深一般在25~113米,由东南向西北加深,20万吨巨轮通行无阻。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是兵家之地。如今,海运业十分发达,各种船只穿梭往返,好一派繁忙景象,每日通过的客货轮达150余艘,每年过往的船只超过5万艘,通过的巨型油轮也愈来愈多,在商业航运上也有巨大的意义。

5. 马六甲海峡旅游攻略

1.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 2.吨位较大的需要走南非的好望角 3.向东穿越太平洋-巴拿马运河-横穿大西洋-西欧

6. 马六甲海峡景点

马六甲,简称“甲州”,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的西边,为马来西亚13个联邦州之一,距离吉隆坡不太远,需要去吉隆坡的转机或旅游的人大多都会选择到马六甲半日游或一日游。

马六甲原先是一个无名的小渔村,如今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且在201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马六甲历史非常悠久,最初时是一个荒芜的小渔村,因海港便于船舶停靠,海盗经常在此出没,当时也只有居民数十户人家。唐代时的马六甲海峡是东西交通要道;1402年时,建立了马六甲王朝,距今已600多年历史,为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

不过,后来马六甲因物产丰富而遭到了殖民主义的觊觎,自1511年起,马六甲遭到了殖民者的进攻,相继成了葡属马六甲、荷属马六甲、英属马六甲,成为殖民地的马六甲至今依然保存着众多当时殖民者修建的建筑,如今大多成了旅游景点,多元的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历史上的马六甲,还曾是中国的附属国,郑和下西洋曾5次停靠在马六甲,但并不像那些西方殖民者那般占领土地、掠夺财物,所以当地人对于郑和是非常崇拜和敬仰的,至今在这里流传着郑和帮助他们修筑城墙、抗击海盗的事迹,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中国游客的慕名而来。

悠久的历史也造就了马六甲多元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西式教堂、中国庙宇、华裔聚集区,其中“鸡场街”是中国游客到马六甲旅游必打卡的文化街区,为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老街。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多元的文化,如今,人们在马六甲可以看到马来人、华裔、葡萄牙裔聚居的街区,可以看到葡萄牙人的圣地亚哥城门和圣保罗教堂、荷兰人的总督府、阿拉伯风格的马六甲清真寺以及中国式庙宇。众多的古迹苍苔覆石,略显破败,但它们身上却蕴藏着700年来马六甲王国辉煌而酸涩的故事。

鸡场街历史悠久,距今已300多年历史,原名为“街场街”,因闽南语中“街场”和“鸡场”同音而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鸡场街,早在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来到马六甲时,就在这里设立了“官厂”,以至于如今的鸡场街也成了华人的聚集区。

在这里可以看到需要中国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的中文汉字,随处可见的中式美食小吃,深受无数中国游客的喜爱与欢迎。不少中国游客来到这里,仿佛感觉没有出国。

一般到这里游玩的人,大多都是冲着这里的美食而来,这里有各种特色的新奇小吃,比如咖喱鱼蛋、酸梅汤、鸡饭粒、肉骨茶、锅贴等,不仅味道美,价格也并不贵。

不知道,你有

7. 马六甲海峡概况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

8. 马六甲海峡旅游业发达吗

相距大约486公里。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位于蒂迪旺沙山脉的山脚,兰卡威群岛位于马六甲海峡、槟榔屿的北方,邻近泰国,由99座岛屿组成。兰卡威是一个充满了热带风情的岛屿,岛上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两地相隔486公里,开车需要6个小时左右,到达地方后还需要坐船抵达群岛。

9. 马六甲海峡景色

马六甲海峡目前没有建设大桥。大桥的建设仅仅停留在设想计划里,最近几十年都不会修建。

修建该大桥反对的声音非常大,修建起来阻力很大,隔壁的新加坡第一个不愿意。因为港口航运是新加坡的命脉,如果马六甲海峡大桥修建成功,那么大量桥墩的建设将会极大破坏航道的安全通航条件,给往来的船只造成潜在的航行危险。

同时大量桥墩的存在也会影响船只的航行速度,特别是大型的船只,在穿越桥梁时要特别的小心。我们知道马六甲海峡几乎每一分钟都要通过一艘船只,如果航行速度减慢将会造成航道的拥堵,给新加坡甚至给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自己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受地震和海峡的威胁

我们都知道,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之上的,如何桥梁建成后发生大型的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大桥势必会受到损伤或破坏。

到时候怎么去修复和清理破坏后的大桥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毕竟桥梁倒塌,马六甲海峡航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0. 马六甲海峡旅游介绍

  日本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 m3)经过马六甲海峡。  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麻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在20世纪,苏门答腊东部沿海离巽他陆棚不远地区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开始在麻六甲海峡勘探石油。除其他船只外,麻六甲海峡还可供来往於中东油田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海港之间的大型油轮航行。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