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的住宿业产品比较而言,旅游星级酒店已逐渐成为了传统酒店概念。传统酒店是指19世纪80年代前,在欧美国家广为流行的,以接待国际旅游观光团队客人为主的旅游观光酒店。此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欧美旅游客源市场不断细化,如:日渐增长的商务旅游、个人自助旅游和休闲度假等,为了迎合不断变化的旅游客源市场需求,该类酒店也在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演变成具有各类酒店客房,提供各种设施设备,服务项目齐全,能满足所有客源市场需求的综合性酒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旅游市场主要是以接待海外旅游观光团队为主,当时所引进的就是现今国际酒店业所定义的传统旅游星级酒店,也是现阶段主导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各类旅游星级酒店。
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国际入境旅游才正式从以外事接待为主转变成中国的现代旅游产业。在当时,中国旅游业的产品只针对国外入境旅游者,其目的除了实现旅游创汇外,也为了鼓励和吸引外商来华投资,促进技术转让和加强文化交流活动。但在当时经济背景下,社会上与酒店住宿相配套的其它行业、如餐饮,购物,休闲和娱乐等消费类设施均严重缺乏。此后,国内酒店的建设也基本以旅游涉外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为准,以三星级及以上为主。
旅游涉外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及广泛的推广,对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了国内酒店业的创新思维。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指出的,国内涉外星级酒店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饭店像一个小社会,许多应该由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也由饭店来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