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炉子,煤炭,木头,大米,挂面,干蔬菜,罐头,干肉,盐,调料,糖,茶叶,咖啡,食用油,维生素,厚被褥,皮袄,棉鞋,棉裤,收音机,干电池,有条件发电机,书籍,药品,刀具,弓箭,雪橇,如果有信号手机……
东北森林冬天还是比较辛苦的,个人建议,看你在东北哪个生份,东北三个省份的森林都不一样,植被,还有树木品种不同,我是黑龙江人,黑龙江森林以松树,杨树为主。咱们先就地取材,第一选择靠近溪水的地方,在阳面山坡挖出一个地洞,东北叫地窨(yin)子。在地下铺上干的松树枝,可以隔凉。在头顶用手臂粗细的木头三角形固定,防止发生坍塌。在储存必须的桦树皮,桦树皮遇火就着(一定要安全存放)。用于点火,在洞口四周挖一尺多深的坑,里面放点比较硬的植被,比如细松树,这样可以储存一定的点火物品,也有利于防范小型动物的骚扰。剩下的就是随身所带的了,比如电池,煤油,高倍手电,砍刀,铁丝(用来做野兽套子),各种调料品,一个饮用水桶存水,一根铁签子(破冰抓鱼),棉被若干,条件允许你可以带个太阳能电池板。这些仅供参考,还要看当地实际情况。
去东北旅游需要注意啥?
树姐游东北,走遍了东北各个地方,所以,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第一:东北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的总称,各省景点都有独特点,都有出色的景色。 你到东北出差一个月,不知道你去的是哪个省,各省习俗会有些差异。比如辽宁省,是出小品和二人转的地方,大家在媒体上见的东北人艺术形象,也大多是辽宁省的。 说实话,不管那个省,东北都没有段子上夸张的那样,不能乱看、瞅一眼就动手的现象,东北人豪爽、仗义,热情,愿意帮助别人,并且不欺生。
第二:在东北有什么不能错过的景点和习俗?树姐的经验,一定要到黑龙江旅行一次。黑龙江与其他两省不同的是,黑龙江有大小兴安岭山脉,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貌尤其秀美,夏季凉爽宜人。 黑龙江省有国家级的自然区就高达46个,不能错过的景点: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汤旺河石林地质公园、嘉荫恐龙之乡的国家恐龙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地质公园。以上的景点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在其他地方没有雷同,尤其是嘉荫,既是大界江风光,又是边境游,水皮浩淼,峰峦竞秀,有金子、有玛瑙、一江的鱼,江边还有龙!
第三:要注意的习俗和地方:以上的景点都在黑龙江的伊春市,一个还没商业化的净土,民风淳朴,没有什么要避讳的,唯一的一点是:如果你去饭店点菜,一定要少点,因为量足菜盘大!还要告诉店家一下少盐,因为北方的菜味要比南方的盐味重些。
如果还需要说细了解各地景点、线路的贴士等,请点击左上角树姐的头条号,里面有各景点风光图片和攻略说明。
我感觉这又是一个故意要挑起地域争斗的问题。
去东北旅游需要注意啥?我觉得你去别的地方旅游需要注意啥,去东北旅游就一样需要注意啥,没什么特别之处,东北又不是阿富汗或者伊拉克,有必要让大家那么“草木皆兵”吗?
网上关于东北旅游的各种负面新闻不少,再加上众网友对东北地区一向都存在某种先天的偏见,所以东北一旦发生什么事,马上就像戳到了众网友们的什么兴奋点,各种调侃、渲染、夸张的手段都用起来了,铺天盖地的好像都要集体“狂欢”起来了。
久而久之,似乎就给大众埋下了一个潜在的心理阴影,觉得只要去了东北旅游就处处是坑,处处都不安全,但我觉得大家这个想法对东北是不公平的。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到东北去旅游,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让我烦心的事情,而且大部分东北人也都很友好很热情。
如果你非说东北客栈宰客、有骗子、各种不诚信的现象等等,那我想问,其他地方就没有吗?难道你去别的地方旅游都不担心这些事,只去东北旅游才需要担心?我就奇怪了,东北到底怎么你了?让你这么怕?你是真的在东北旅游时被坑蒙拐骗过,还是你道听途说,凭空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了?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无知都来源于不了解,有机会的话,你可以亲自去东北走一走看一看,自己亲身感受一下,因为那样的感受肯定比你只是呆在家里抱着键盘敲敲敲会真切多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